埋 身 接 觸

 馮智活           2001.2.11

    有一位荷蘭神父,二十年來在美國著名大學教授神學,並到各地演講,其著作甚受世界各地基督徒歡迎。他在人生最後的十多年卻到了加拿大一間服侍智障人士的團體去擔任牧養工作,使他對信仰、牧職,人生有更深的體會。他在書中寫道:『可是當我加入了弱智人士和他們的助理團體之後,所有的控制力都沒有了……當人們只有甚低的智力,他們會讓自己的心──滿有愛的心、憤怒的心、渴慕的心──毫不矯飾地直接向你說話……我發現自己正在學習許多新事物,不單是負傷者的痛苦和掙扎,還有他們獨有的恩賜和恩典。他們又教我甚麼是喜樂與和平、愛心、關懷與禱告──這都是絕對不能在任何學府裡學習得到的。他們又教我甚麼是憂愁和暴力、恐懼和冷漠,這是從來沒有人教過我的。最重要的是,當我開始感到消沈和受挫折的時候,他們讓我瞥見上帝的第一種愛。』(盧雲著,<奉耶穌的名>,基道書樓,1992

    一位在神學及心理學上甚有成就之神父竟然在服侍智障人士時領會更多靈性問題,實令人驚訝!智障人士不是很可憐嗎?不是很孤單無助嗎?不是對社會毫無貢獻嗎?更有人認為他們是社會之負累!盧雲神父道出智力低的人士是那麼坦誠率直,純真可愛,他們不明白你的高深學識及哲理,你祇能以你真摰的愛心與他們相處。與心智上貧乏的人一起生活,你必須直接、親密、坦誠、虛心、忍耐、聆聽;不需學問,只需愛心關懷。

    不單如此,盧雲神父體會到智障人士竟然可以協助他到外地演講,使他領會原來以往他所教所講的都只是自己一人的事工,其實應該是群體的工作。我想到,如果我們認為某些人是無用的;不是他們的問題,是我們的問題,是我們的愛心眼光不足。接觸,是多麼的重要,特別是接觸一些我們不願接觸的人,那些對我們(表面看來)無益的、無著數的、有損我們名聲身份時間的、我們不喜歡的(外貌及內涵)、有恩怨的、無人理會的……啊,求主寬恕,求主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