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香港基督教協進會曾於一九八零年倡議香港政府設立中央公積金,經過了足足二十年的爭論,香港政府終於決定於今年十二月一日正式推行「強制性公積金」(簡稱「強積金」)。 「強積金」是政府與主宰香港事務之工商界妥協的結果,對本港辛勞地工作了一生的低薪人士來說,只是杯水車薪,「強積金」實難以保障他們在年老時享受起碼的生活水平,更遑論較優遊的生活。 首先,「強積金」的強制性供款上限設得太低,它先規限以僱員月入港幣二萬元作為最高入息供款水平,按僱員薪酬,每月由僱主與僱員各供款百分之五。根據這規定,一位月入一萬元(香港現今入息的中位數)的市民,在他供款三十年後退休,連同賺取的利息和扣除通貨膨脹的因素,以今天購買力計算,他可取回約五十萬元。以香港人的平均壽命七十九歲來說,那位市民退休後每月只會有約二千二百元過活,這數目遠較現時的貧窮線(中位入息數字一半,即五千元)為低。以香港物價之高,市民勞碌一生後所過的生活,比接受綜援者更貧困,我們於心何忍?事實上,香港有一半勞動人口現時的月入在港幣一萬或以下。 其次,現在所設立的「強積金」,起碼三十年後才發揮些微作用,對於快要退休的人或中年人,絕無幫助。 第三,政府預算「強積金」第一年的供款便已達到一百億元,三十年後,更累積至高達一萬億元。對於私人公司管理如此龐大的數目,政府可有足夠的監管嗎?事實上,在「強積金」的推廣及運作上,最大的得益者是否只是銀行、證券公司、互惠基金經理、保險業從業員……? 或曰,基於增進香港的國際形象,特區政府必須設立一項全人的社會保障計劃,以符合《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的要求。可惜,「強積金」遠低於國際的標準,也不能令每位香港市民享有上述公約第九條「全面社會保障包括社會保險」的規定。特區政府此時設立「強積金」,主因可能是盡量減輕其「公共援助」的財政承擔。過去五年,政府在此項開銷上已增加近九成。 香港人口愈趨老化,是不爭的事實。一九九九年,超過六十五歲的人口為數已近七十萬,約佔人口百分之十。二十五年後,老人比率將上升至百分之二十,即在九百萬市民中,有一百八十萬名老年人。以香港整體社會來說,今天每五名就業的市民,便要間接供養一位退休人士。二十年後,這比例將上升至三比一! 毫無疑問,香港需要一個健全的退休保障計劃,但「強積金」絕非這樣的一個計劃。其實特區政府可力排眾議,重新引進於一九九四年嘗試推行由政府直接辦理的「老人退休計劃」(Old Age Pension Scheme, 或OAPS)。這計劃雖然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但起碼可使所有退休或失業人士,隨時隨地可享受比貧窮線稍高的生活水平,過著較具人性與尊嚴的生活。
Hong Kong is one of China’s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s, with significant cultural and social differences from the mainland that visitors…
A few days after Lai Ching-te took the oath of office as President of Taiwan (on the morning of May…
商業電台因鄭經翰被提早解約而引起軒然風波,「爭取開放大氣電波聯盟」今日在報章刊登聲明,呼籲市民今午到商台集會,抗議商台無理封殺鄭經翰及黃毓民,並號召市民罷聽及杯葛商台節目及活動一個月,有學者指鄭經翰與黃毓民批評港府及中央尖銳,商台與他們解約,客觀上確實限制了香港言論自由空間。 「爭取開放大氣電波聯盟」今日下午三時在商台外舉行集會,抗議商台無理封殺鄭經翰及黃毓民,嚴重侵犯言論自由。聯盟又呼籲市民即日起杯葛商台,罷聽、不參加商台節目及活動一個月,聯盟在聲明中指現時大氣電波由三個電台壟斷,要求港府開放大氣電波讓民間有更多機會設立電台。 封殺名嘴言論被壓縮 聯盟發言人馮智活昨日在港台節目「星期六問責」中表示,商台與鄭經翰解約並非商業決定,他指節目主持人可以有不同風格,而鄭經翰及黃毓民的風格是代表最激烈的一種,他們不能繼續主持節目客觀上有言論空間收窄效果。 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陳韜文則指,回歸前殖民地時代《大公報》及《文匯報》鼓吹民族主義,是言論自由空間的最大極限,而鄭經翰及黃毓民對社會政策及中央政府的批評非常尖銳,象徵本港言論空間最闊界限,他們被封殺意味言論空間的邊界被壓縮。
一個民間團體昨日在商業電台外舉行集會,抗議商台與節目主持人鄭經翰提前解約,又改變節目方針,擔心會令言論空間收窄,團體並發起杯葛商台行動,呼籲市民罷聽及不參加商台的活動。另外,早前有市民就事件向廣播事務管理局投訴,廣管局主席馮華健昨日表示,會考慮有關投訴是否違反廣播規例再作跟進。 「爭取開放大氣電波聯盟」昨在商台外舉行集會,約有八十人參加,他們在門外掛橫額和上演街頭劇,聯盟並發起第一階段的杯葛行動,呼籲市民罷聽商台節目一個月。聯盟發言人馮智活表示,憂慮日後表達意見渠道收窄,又指現時本港並無公眾頻道,希望政府能開放大氣電波,讓市民申請設立民間廣播電台。